close

新來本網誌的朋友可以先前往香港好去處的目錄頁, 方便順序瀏覽本遊記

http://hungbangbang.pixnet.net/blog/post/266050747


 

undefined

▼申請了博物館通行證後,在放假時總忍不住想找個地方逛逛,

這一次就決定了到海防博物館,順道前往羅屋博物館~

畢竟這2個地方,都在很遠很遠的港島東

前往海防博物館的方法很簡單. 在筲箕灣站下車, B2出口離開

undefined

▼一出站往前走,首個路口轉右便會望見筲箕灣天后古廟,

話說全港有超過100座天后廟, 本來應該很習以為常的,

但不知道為甚麼, 這一座天后古廟很有魅力, 吸引了我進去逛逛,

 

香港三面環海, 開埠前是一個小漁港,

受福建的媽祖文化 (康熙年間封為天后) 影響,

開始相信這位海上神祇會庇佑大家一帆風順,

所以很正常地全港臨海的地方到處都有天后廟

undefined

然而, 原來筲箕灣的這座天后古廟原來曾經被摧毀2次,

原身的天后古廟在1872年受颱風整座摧毀, 並於次年重建,

74年香港又遇到有史以來造成第三多人死亡的「甲戌風災」,

香港滿目瘡痍, 唯有筲箕灣損毀較微,

人們便相信是天后顯靈, 從此香火不斷

undefined

 

雖然之後又在1946年受到鄰近的彈藥庫爆炸所波及所嚴重破損,

隔2年大型重修後又再屹立於筲箕灣, 並於1987年被評為2級歷史建築

當然, 這些資料都是在進去參觀以後,

因為好奇心才上網找的,

不禁想起歷史博物館聽過的一句: 香港到處也是故事

undefined

 

▼寫了很多, 其實我只是在天后廟內停留不到5分鐘,

而步出天后廟後,

背向天后廟轉右一直走10分鐘左右便能抵達海防博物館

沿路都是清晰的指示牌

undefined

 

▼途中, 會經過另一個香港故事-造船廠,

五、六十年代是造船業最輝煌的時刻,

曾經作為香港四大造船漁港之一的筲箕灣當時滿佈造船廠, 

但在歲月的侵蝕下, 漁民早已上岸另覓生計,

香港亦僅僅只剩一間位於鴨脷洲的造船廠 

至於筲箕灣譚公廟道現在只剩下的,

只有12間鐵皮屋, 12間面臨搬遷船隻維修廠,

早己不再造船了

undefined

 

▼其實每次打香港本地的遊記, 都感覺有點吃力,

可能是我的眼光太好, 能辨別出特別的建築物, 先拍下來

但打遊記時, 做資料搜集卻花了不少時間呢~

沿著這十二家船廠再走5分鐘左右, 便抵達了今天的目的地,

終於入正題了 - 海防博物館

undefined

 

▼而海防博物館較特別的地方, 就是室外露天的地方遠比展館大

要先了解香港的海防歷史, 首先要乘電梯前往8樓的堡壘

undefined

 

▼這裏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, 就是職員比遊客多...

大堂空空如也

undefined

 

▼在等待導賞員的途中, 

我先去逛逛在第一個展區, 那兒有一塊介紹參觀路線指示板 

undefined

 

▼不知道為甚麼, 近期開始想慢慢認真了解香港的歷史,

可能是中學時老師迫你讀書, 迫得太緊, 所以失去興趣吧

當旅行多了, 見識廣了, 反而很想再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,

這次也不例外,

參觀海防博物館不想隨便逛一次便算了,

所以當然要參加免費的導賞團

周六2:15pm - 海防六百年歷史

周六3:15pm - 古跡徑

undefined

 

▼這次的導賞員, 是一位歷史知識豐富的男生, 

巧合地, 與上次一樣同樣是姓梁, 哈哈, 應該只是巧合

海防博物館前身是鯉魚門炮台, 

由英國為了防禦法國及俄羅斯的威脅而建成

現在已經蓋了類似帳篷的上蓋.

 

undefined

 

下圖很像人樣的圖片, 便是海防博物館的原貌 - 拆卸後的炮台,

整片沒有植被的地方就是地底堡壘, 

2個圓孔是隱藏式炮台的位置

而左下方的的「口」, 便是堡壘的露天廣場,供士兵集散之用

露天廣場旁的門, 是以前的士兵營房, 亦被改造成現時的展廳

undefined

 

▼因為每一個展廳都是以前士兵睡覺的地方,

所以只有一個房間般的大小, 展品亦不多

要不是導賞員仔細的講解歷史背景,

大概二十分鐘應該足夠參觀完了

undefined

 

▼首先, 步進了二號展覽廳,

從明代開始已經於華南一帶佈置了海防部隊, 防止倭寇的入侵

廳內放置了明清的鎧甲

undefined

 

▼三號展廳也展示了清朝期間的海防歷史, 

以及放了兩把弓作展示,

在各國列強都逐漸使用槍支的時候, 

清朝海防最主要的遠程兵器還是弓箭,

而造一把好弓, 需要收集一層又一層不同材質的樹皮/獸皮,

可以耗時9個月, 甚至數年,

當突發有戰事開展時, 往往會來不及趕製強韌的弓

undefined

 

▼在參觀過數個展館之後,

我認為海防館物館最特別的不在於展品本身, 

而在於它的原本設計

由於它的前身真正是一個炮台的地下堡疊, 

為了當敵軍殺進來是能撒退,

每個營房(今時的展廳)前後都有通道,

後方的通道只會在盡頭放置一盞油燈,

沿路能看到隱約的燈光,

而地上的敵人卻看不見裏面的實際情況

undefined

 

▼為甚麼不能裝燈呢, 那是因為通道上方有通風系統,

倘若太亮, 撒退時, 地上的士兵會看到裏面逃包的人,

很容易掃射

undefined

 

▼而這個洞的上方其實很深, 

通風之餘, 還有2個功能,

1) 敵人在上方看進去時,

因通道沒有燈光而深不見底, 不敢貿然進攻

2) 管道愈深, 敵人攻擊的角度愈窄,

方便士兵可以靠牆而退

undefined

 

▼走著走著, 已到達4號展館-鴉片戰爭

展館雖小, 但也有蠻多展品的,

我就只摘錄我最深印象的,

只看遊記, 不如在看完遊記後再親臨其境一趟吧

有關鴉片戰爭的歷史, 已經在上一篇遊記(Day2)簡介了一遍,

在此就不再冗贅

這是鴉片戰爭時, 清軍的帆船

undefined

 

▼這是鴉片戰爭時, 英軍的帆船

英軍的船上吊有很多艘小艇,

在打登陸戰的時候, 即使用再強勁的大炮,

也難以逐艘擊沉所有小艇

再加上英軍的蒸氣技術以及工業革命後的科技發展

馬後炮地評論, 似乎除了人海戰術, 在海上開戰清軍難以匹敵

undefined

 

▼我十分喜愛的, 還有這個英軍搶灘模型和導賞員的講解

undefined

 

▼話說當年, 英軍不論勝敗,

都會派人鑽研每場戰爭勝利及失敗的原因,

原來那時候, 清軍在廣東沿岸所佈置的炮台均是真材實料,

炮炮鏗鏘有力, 射程更比英軍艦上的炮彈更遠,

為甚麼仍會被「輕易攻陷」呢?

 

站後一步拍照,

首先, 從下圖可見炮台依山而建, 屹立於岸邊, 

無疑增加了對海的射程,

但亦成為了致命傷,

英軍只需要乘小艇登陸搶灘, 

灘上幾乎沒有防禦工事, 一登岸, 一攀山,

便已經能攻陷炮台, 炮台頓時便報廢了

導賞員用了諾曼第作為例子, 如果有一個長長的海灘,

上面佈滿陷阱, 士兵在無掩的情況下登陸, 

清軍在遠處的山上射箭, 定能更難進攻了

undefined

 

▼再者, 先不輪英軍以槍支對清兵的長槍弓箭,

炮台的設置也有一個致命的缺憾,

話說每尊大炮動輒數十噸, 難以搬動,

於是都會配置一個4輪的木架, 以便士兵推前拉後,

可是, 卻不能靈活地左右轉動,

變相英軍艦一離開了大炮的直線距離, 便難以追蹤擊沉...

炮彈再強, 射不中目標也是沒有用.

undefined

 

▼博物館內每塊展板都闡述不同的故事,

而展板的照片背後亦有更深層的故事,

其中這一塊介紹布倫南魚雷的展板,

上面展示了一張英軍與華人的合照.

 

遊記中上圖才講到鴉片戰爭,

轉眼間, 在這個展館內,

清政府已在鴉片戰爭落敗後割讓港島,

英軍當年便在維多利亞港東西兩個入口建設炮台,

但隨了戰鬥外, 還需要大量的後勤兵種, 

例如清理大炮、伙食等等.

若果再派駐軍人處理這些事項, 成本便很高了

於是便需要僱用為數不少的原居民,

當時蜑家人(水上人)及客家人受到本地鄉紳的壓迫最大,

對香港/清政府的歸屬感沒有本地人那麼大, 

正好為英軍提供相對廉價的勞動力

undefined

 

▼館內亦展示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炮彈,
undefined

 

為保留全貌的同時保持安全,

每顆炮彈的頭/尾都已穿鑿了一個洞, 以挖走裏面的火藥

undefined

 

▼ 在蘆溝橋事變後, 日後正式入侵中國
undefined

 

▼1941年12月7日, 日軍偷襲珍珠港,

此舉變相等同向歐美列強開戰,

次日(12月8日), 日軍先下手為強,

開始越過深圳河進攻香港, 正式向在港英軍宣戰,

在新界及九龍地濶難守的環境下,

英軍當時派兵炸毀交通要道, 拖延日軍前進,

而主力部隊則退守港島,

 

因為港島東西2邊有足夠的防空炮, 沿海炮台, 魚雷等等防禦設備,

日本海軍難以進入維多利亞港登陸港島,

同時, 港島南方山多灘淺, 日軍又能難以從該處登陸,

在1941年12月13日勸降英軍不成功後, 2岸連日炮火互轟,

 

最後於12月18日決定派頭先部隊以渡海泳的方式跨海登陸,

在香港義勇軍、英軍、加拿大、澳洲、印度等等英聯邦士兵協防之下,

死守7天後, 於12月25聖誕節投降, 正式開展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

undefined

 

▼為甚麼要舖墊一大段歷史介紹港島失守這段故事呢?

原因便是很想依照歷史時序,

介紹這一支我參觀完歷史博物館才認識的部隊 - 「東江縱隊」

話說被日本入侵後, 香港的海防已變為日軍的佈防,

而「東江縱隊」就正正是日軍海防下的漏洞

undefined

 

話說當年日軍佔領中國部份領土、香港後,

希望灌輸日本是正義之師, 日本是最好的等等概念予普羅大眾, 

而文化灌輸的最佳辦法,

便是生擒所有明星、教師、社會權貴等等著名的文化人, 

從而要脅他們散播利好消息, 嘻, 這個用詞有點Econ


而東江縱隊多次利用海路,

潛入香港將上述的文化人營救, 送回韶關、桂林等未被全面佔領的地方,

同時亦救出了為保衞香港而落難的英軍、美軍, 

當中有一段很著名的營救故事, 以下引用維基百科:

「1944年2月11日,

中美空軍混合團第3大隊第32中隊的克爾中尉駕機隨同美軍的戰鬥機、

轟炸機群轟炸香港的啟德機場,其座機被日軍炮火擊中,

克爾受傷跳傘,降落到九龍山區。

港九大隊的游擊隊員及時趕去救護,

並將克爾藏于山洞成功躲過日軍的搜尋,

其後再將他安全送回到廣西桂林的美軍航空隊基地。」

而港九大隊, 就正正是東江縱隊的其中一個支隊

undefined

 

▼自日佔時期開始,

日軍為避免像東江縱隊這樣的游擊隊組織,

在香港收集情報, 便出現了這種良民證

在街上設置多個檢查站, 避免間諜人員在街上流連

undefined

 

▼在科技一日千里的發展下,

飛機及導彈已成為主流的制空、制海武器,

炮台的海防角色亦漸漸在被時代巨輪淘汰,

抗日戰爭或許是炮台發揮最後作用的一戰.

有幸地, 自始之後香港再無受到外敵入侵,

而昔日的鯉魚門炮台亦變成了今日回顧歷史及舉辦活動的博物館

undefined

 

▼在博物館的2樓, 至今已變成了兒童天地,

小朋友可以在此發揮創意無窮的小宇宙

undefined

 

▼其實抗日戰爭主題完結以後,

海防博物館還有展館, 便是回歸以後的海防,

餘下可以說的故事已經不多了, 

導賞亦至此完結...

undefined

 

▼雖然戶外的導賞即將開始(第2個導賞團)

但我還是希望先自己走走

逛逛堡疊內, 隱沒式大炮的遺跡

undefined

 

▼不過只剩下炮台 (眼睛) 的位置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▼接近4時, 戶外下起微微的雨, 

但這時候, 參與戶外導賞的人變得更多,

大概是戶外的展板遠遠較室內少, 

即使有描述, 亦不及導賞員說得生動吧

undefined

 

▼汲取了清軍海岸建議炮台的教訓後,

這是英軍建的可轉向炮台, 可以更易推動, 而且可以向多個方向發射,

話需如此, 發射一尊大炮, 仍需有18位士兵在崗位待命,

有負責發射的人、觀察角度的人、推動大炮的人、傳令的人、

運送彈藥的人, 每射一炮後清潔炮管的人..等等等等

undefined

 

▼而彈藥庫就在大炮的旁邊, 

為免火藥被炸中而連串引爆,

彈藥庫中都有一條長長的樓梯, 把炮彈放於地底

undefined

 

▼而每一座炮台的旁邊, 都會見到有一個小箱的位置,

展示板並沒有寫它的用途, 原來它是一個放蠟燭的小燈箱,

話說在夜晚防守的時候,

因為不可能透過路燈照明, 而讓別人的飛機留意到這裏有軍營,

但又不能留下一片漆黑, 令士兵無法工作,

於是就在炮台旁邊的小箱放蠟燭, 再放上有透氣孔的玻璃,

於是便能夠滲出極微弱的燈光

undefined

 

▼繼續往下走,

舊鯉魚門炮台(現海防博物館)還有一座外形特別的西溝堡

undefined

 

▼話說此堡疊是用於防止外敵攻進來時, 直接衝到炮台/營房

士兵會在裏面對外面走過的人掃射

undefined

 

見下圖堡疊的左邊預留了一定位置,

那是避免敵軍從上方屋企爬過, 除外, 屋頂更被設計成拱形,

見到上面生滿青苔, 便知道斜之於光滑得很, 難以從上方由西往東偷走

undefined

 

▼可以說當時想盡了辦法避免敵軍偷偷跨過,

在最高的部份, 加了一枝圓錐頂的頂部, 上方插滿玻璃,

務必使敵軍不能直接在屋脊橫跨而過

undefined

 

▼西炮台, 為了將大炮升高至發射位置,

舊式炮台需加設支架, 利用槓桿原理將其拉高,

undefined

 

▼但因為太笨重難以使用的關係,

後期已在更外面的位置加建一個炮台,

下方的位置, 就是預留給士兵更換彈藥及清潔

undefined

 

▼再往前走, 便是當年香港第一個的魚雷發射室

因為需要蒸氣發動的關係, 山邊的位置預留了一個很大的空間

作為儲水缸, 儲蓄淡水

undefined

 

▼需要參觀魚雷發射室, 便需要繼續往山下走

undefined

 

▼途中會見到一個小哨站

undefined

 

▼哨站以石屎建議而成, 值得注意的是,

為避免士兵在站崗/ 監察敵人動向時被炸死,

哨站上方的石屎十分厚, 

據聞當時日軍攻佔後, 工程部隊作勘察時亦對英文建築高度讚揚

undefined

 

▼下山途中, 會見到此炮台所保護的鯉魚門海峽

當有敵軍以維港的東方入口進入時, 

以此狹小的航道, 基本上是一定能夠命中的,

亦因為這個原因, 敵人不會輕易取此路而行

所以鯉魚門炮台實際幾乎未有對入侵船隻開炮,

換個想法, 無須開炮, 它的存在已經是對敵人入侵最大的威脅

undefined

 

▼換個角度看維港, 可惜天氣有點差

undefined

 

▼接下來便要參觀舊鯉魚門炮台的魚雷發射站

undefined

 

▼而面對這一支便是「布倫南魚雷」的複制品,

話說當時因為英國因為要保護香港島這個重要的經商之地,

為避免法國、俄國潛在的威脅成真,

便將這最當時最具威力的水底武器留在香港

undefined

 

▼透過蒸氣動力, 將牆上的吊索拉緊, 把魚雷昇起, 並移動至發射室

下圖會見到天花板的釘

undefined

 

▼而發射的原理很簡單, 透過壓力將魚雷發射,

魚雷的中央位置主要是一個線圈, 圈著堅韌的線,

發射後魚雷筆直前進, 人員可以透過拉線輕微改變魚雷方向,

因為以魚雷的衝力, 是無法衝破大型軍艦的鐵甲,

所以當時魚雷的設計, 是當彈頭感應到水壓變化(臨撞到船隻時),

因水壓變化而爆炸, 務求炸穿大船,

而有線牽引的好處是, 閒時演練發射後, 可以收回來循環再用

undefined

 

▼時間飛逝, 不經不覺已經參加了導賞3個小時, 

臨接近閉館的時代, 導賞員帶了我們前往最後的一個景點:

博物館正門旁的坦克車

「有時候看似無關的國際大事, 其實與我們息息相關」他感慨的說

「有聽過韓戰嗎? 」, P.S.不是寒戰

「這一部是英軍唯一一部留在香港的坦克,

話說韓戰期間, 英美聯軍前往支援南韓的軍備,

很多都經由香港轉口, 而這一部坦克車, 便是不知道甚麼原因,

導致錯誤沒有送到韓國,最終遺留在香港,

而後來英國用這部坦克作為教學及訓練用途, 

之後便一直留在香港沒有帶走」

語畢, 又補充一句

「其實看似不相關,

但當年香港在韓戰期間, 發揮了很重要的功用-中轉站,

非公式統計共轉移了16萬的士兵,

以協助聯軍將士兵投入戰場、以及撒離傷兵」

undefined

 

▼不幸與幸運, 鯉魚門炮台建成的30多年, 

香港並沒有受外敵入侵,

受科發展及其他防禦設施續漸落成, 

不論是魚雷發射站, 抑或是鯉魚門炮台, 也沒有用武之地,

慢慢淡出了歷史的洪流...

最後, 只剩下一段英軍英勇守衛香港的歷史

undefined

 

「香港雖然是個彈丸之地,

實際卻有很多很重要的歷史故事,

只要有心去看, 便能慢慢發掘, 今天的導賞到此完結」

 

上面的一番結語, 正好對應了熊餅餅這一系列遊記的主題

零丁卻又熱熾的掌聲響起,

在此感謝這位知識豐富的導賞員帶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

希望看完這篇遊記的你, 也會對香港的故事慢慢產生興趣

 

香港好去處 - Day 3 (Part A) - 完

你, 可有曾漫步細味所居住的城市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ngbang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